《表2 MS≥4时TP1、FP、TP2、FN等各项值》

《表2 MS≥4时TP1、FP、TP2、FN等各项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偏度的地震热红外异常提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TP1(True Positive 1):与地震相对应的热异常总数;FP(False Positive):未能与地震对应的热异常总数;TP2(True Positive 2):与热异常相对应的地震总数;FN(False Negative):未能与热异常对应的地震总数;PPV(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与地震对应的热异常数量占总热异常的比率;

为探索基于MODIS LST影像评估偏度算法结合新差值(式(3))的地震预测潜力,分析不同震级与热异常的关联性,在地震热异常提取中利用4项比率(PPV、FDR、TPR、FNR)进行系统的定量异常提取能力评估。在2003年1月1日—2019年8月31日期间,32.70°~42.72°N、96.37°~106.65°E范围内共发生4级以上地震291例,去除丛集地震81例后,对剩余的210例地震进行分析,图1b为研究区的地震空间分布情况。其中,共出现98例热异常现象,与地震对应的热异常总数为46,占比为46.94%;在210例MS≥4.0地震中有热异常现象的地震数为53例,占比为25.2%(表2);对研究区内提取的46个地震热异常与相应的53个地震开展统计分析发现,热异常发生在震前的地震占比为73.6%,统计结果如图10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