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欧洲和亚洲11个区域的名称》

《表1 欧洲和亚洲11个区域的名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欧亚大陆中世纪暖期与小冰期温度变化的区域差异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对欧洲公元501年以来的温度场做REOF分解,前3个特征值对应的累计方差解释量超过85%(分别为61.9%、15.0%和13.0%);对亚洲公元801年以来的温度场做REOF分解,前6个特征值对应的累计方差解释量超过85%(分别为41.9%、19.5%、10.1%、7.1%、5.3%和4.0%)。在此基础上进行极大方差正交旋转将欧洲和亚洲分别分为3个和8个区域(图2),各区域名称见表1。需要说明的是,在亚洲的REOF分解中选取了6个特征值,但有两对区域荷载最大的因子相同,符号却相反。一是亚洲中南部和印度南部,二是东亚西南部和日本中北部及俄罗斯东南端;因而参照统计气候分区时的一般处理原则[37],分别划为2个区,故最终将亚洲划分为8个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