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09~2018年黑龙江垦区各管理局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率分值》

《表2 2009~2018年黑龙江垦区各管理局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率分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黑龙江垦区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由表2可知,在2009~2018年,各管理局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率值大于1的情况较少,多数为无效率,多年均值中建三江管理局和北安管理局更接近效率前沿面,整体资源投入和利用过程较为得当。纯技术效率的变动受管理和技术影响,说明技术进步带来生产要素的有效利用(见图4)。规模效率可体现要素投入和产出比例的合适情况,反映经营规模的优化程度(见图5)。相较于其他管理局,红兴隆管理局虽然在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率上波幅并不剧烈,但是却最易受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双重影响,这是因“旱改水”的热潮中,水源控制工程不够完备,水利设施基础较弱,甚至水田靠地下水开发而造成超采现象,粮食生产依靠技术进步和规模扩张均受较大制约。进一步比较大幅度效率波动年份各管理局粮食种植品种的变化,发现以北安、九三管理局为代表,玉米与大豆播种面积的互替程度明显,作物品种种植更换中各项要素投入程度必然相应改变,因粮食生产技术在面临作物更替时稳定性较弱,使纯技术效率受到直接影响,整体规模因素变动较小的情况下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率随纯技术效率大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