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刈割次数对苜蓿经济效益的影响》

《表3 不同刈割次数对苜蓿经济效益的影响》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旱作条件下刈割次数对三得利苜蓿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按2017年当地机械收割的费用和苜蓿干草收购价格计算,中小型山地机械收割一次按每公顷850元计;粗蛋白含量按每提高1个百分点,价格每吨提高100元计。效益按每公顷苜蓿面积计算

除首播外,山地苜蓿每年最大的成本是收割成本,山地苜蓿人工收割一次每公顷需要1 200~1 350元,适宜的中小型山地机械收割一次每公顷需750~900元,因此,山地苜蓿如果长势差,人力或机械费用较贵,往往会有弃收现象。在一定范围内,收割次数越高,山地苜蓿的产量和质量会随之上升,产出越高,但收割成本也会增加。由表3可知,C组苜蓿的刈割成本低,但产出更低;B组苜蓿的收益最高,比C组每公顷效益高1 620元,A组苜蓿每公顷比C组高957元。虽然A组比B组产出稍高一些,但由于收割成本增加,效益反而低于B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