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Y县D村依托自然资源形成的主要特色产业》

《表1 Y县D村依托自然资源形成的主要特色产业》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分异与重组:后脱贫时代相对贫困治理的空间转向研究——基于皖南Y县D村的考察》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位于大别山腹地的D村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来发展产业扶贫(见表1)。但在产业扶贫中各参与主体权责边界尚未厘清导致较为严重的人文贫困现象滋生。一是贫困户想方设法套取产业扶贫项目资金。当贫困户发现扶贫产业获利空间不足时,往往会采取成立“表格上合作,事实上单干”的假合作社,其目的是为了套取产业扶贫补贴资金。比如:D村有5个猕猴桃加工合作社,当3.5万元补贴到位后有3个合作社关闭了猕猴桃加工厂,原因是高山地区、交通不便、雇佣成本高、利润空间小。二是贫困户消极参与,偷工减料,不按正常程序与要求发展产业。比如:D村部分贫困户过于计较个人利益,不善合作,在茶园施肥中“节约”肥料,在茶叶包装中“扣称”,结果产品信誉度、美誉度受到消极影响。三是过度依赖扶贫干部。一些贫困户看到其他贫困户在结对帮扶协助下获得较高的脱贫收益时,产生了对帮扶干部和周围人较为突出的不满甚至对抗情绪,结果导致干群关系疏离、邻里关系疏远,违背了脱贫攻坚的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