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伸髋角与伸膝角对比(°)》

《表6 伸髋角与伸膝角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不同水平羽毛球运动员后场头顶杀球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杀球技术需要运动员下肢关节协调发力才能合理的完成整个动作。在t1时段末运动员需要通过膝关节和踝关节蹬伸动作使自身产生向上的速度来获取高手位击球点,t2、t3时段下肢起着平衡作用,在S5右脚着地时刻对下一次启动衔接和落地缓冲起着重要作用。S4触球前的伸髋角和伸膝角能够反映出羽毛球运动员自身的牵拉程度。(伸膝角:在击球前,左侧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三点形成的最大角;伸髋角:在S4时刻,右侧肩关节、髋关节和膝关节所形成的最大角)。研究显示一、二级运动员在杀球S3时刻的伸髋角为165.17°和160.58°、伸膝角170.75°和167.25°。在S3引拍挠背时刻,自身形成反弓,这是一个提高肌肉初长度的动作,可以加强下一环节挥拍触球的做功能力,从而加快击球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