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光合作用蛋白、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和其他特定差异》

《表3 光合作用蛋白、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和其他特定差异》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艳丽’草莓微繁殖苗与普通苗的表型差异及转录组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草莓的微繁殖苗与普通苗相比,在原种苗阶段会表现出生长势旺盛、繁殖繁殖系数高等特点,在匍匐茎的抽生能力上差异尤其明显,这些表型差异有利于草莓苗的繁殖。草莓微繁殖作为培育脱毒苗的一种方法在生产中得到广大应用和认可。笔者发现‘艳丽’微繁殖苗的长势普遍强于普通苗,尤其是匍茎的抽生数量显著高于普通苗,这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2,17-18]。除此之外,微繁殖苗的叶片数目显著多于普通苗,但叶片面积并没有显著差异。叶片的发生与顶端分生组织有关,且叶片的发生过程受激素和特定基因的调控,因此分析了激素信号转导途径的差异基因(表3),通过uniprot蛋白数据库注释,发现6个生长素响应基因、5个TIFY基因、2个茉莉酸相关基因和其他未注释到的基因。生长素作为植物器官启动的调节器,其在顶端分生组织的运输对叶片的发生起重要调控作用[19]。因此推测,这些激素信号通路相关的基因与微繁殖苗叶片数显著增多的特征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