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各物质计算能量间隙(ΔE/e V)和撞击感度(H50/cm)测试值》

《表1 各物质计算能量间隙(ΔE/e V)和撞击感度(H50/cm)测试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激光敏感药剂的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005年,印度学者Talawar等[20以5-硝基四唑为配体合成了过渡金属(Ni/Cu/Zn)的高氯酸四唑配合物,合成路线与BNCP的合成路线相似,并对合成的物质进行了感度测试。结果表明:不同金属离子拥有不同数量的配位数,配位数少的金属离子对应的化合物起爆能力较低。感度与金属离子的配位数和氧化性有关,由于Cu的氧化性较强所以其虽然只有4个配位数,但其感度与BNCP、BNNP相当。2012年北京理工大学的尚静等[21]在TPSS密度泛函理论水平下研究了BNCP及其Ni/Fe/Cu/Zn类似物的几何构象和电子结构,揭示了它们的能隙与冲击灵敏度之间的关系。计算能量间隙和撞击感度测试值如表1所示。预测表明: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机械感度为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