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到2 0\n\t\t\t\t\t1 6年已经报道的辣椒遗传图谱》

《表1到2 0\n\t\t\t\t\t1 6年已经报道的辣椒遗传图谱》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辣椒遗传图谱与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群体中未标注种名的品种均为Capsicum annuum;isoz为isozymes的简写Note:UnnamedspeciesareCapsicum annuum;isozisabbreviatedforisozymes

张宝玺等(2003)报道了国内第一张辣椒遗传图谱,其中包含43个AFLP标记,总长为1 225 c M,并对辣椒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进行了初定位。曹水良等(2005)利用RAPD标记,构建了一张总长为282.41 c M的辣椒遗传图谱。易图永等(2007)用46个AFLP标记,构建了一张总长为1 381.5 c M的辣椒遗传图谱,并对辣椒抗疫病基因进行了初定位。安静等(2007)首先将SSR标记应用到辣椒遗传图谱构建,把70个标记锚定到辣椒12个连锁群。Qin等(2014)利用辣椒芯片将7 657个SNP标记构建了辣椒高密度遗传图谱,并将辣椒测序获得的4 956个scaffold定位到辣椒12条染色体上,由此完成辣椒zunla-1全基因组参考序列的组装。段蒙蒙等(2014b)利用SLAF技术,构建了一张有7 331个SNP标记和23个SSR标记的辣椒高密度遗传图谱。Li等(2015)报道了第一张利用In Del标记构建的辣椒遗传图谱。Tan等(2015)报道了一张包含129个In Del标记和95个SSR标记的的辣椒种间图谱(BY图谱)。Cheng等(2016)构建了一张有5 569个SNP标记的辣椒种间高密度遗传图谱(BY-SNP图谱),并将辣椒Zunla-1的5 107个scaffold锚定到图谱上。另外,赵娟(2009)、张芳芳(2010)、刘军等(2011)、Yao等(2013)、周坤华等(2013)、宗洪霞(2013)和段蒙蒙等(2014a)分别利用SRAP标记、CAPS标记、ISSR标记和SSR标记,构建了多张辣椒遗传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