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政策设计的收益与负担》

《表2 政策设计的收益与负担》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从资源利用、生态保护到公共卫生安全——野生动物保护政策中的焦点事件与社会建构》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资料来源:Schneider&Ingram,1997:115。

其中,优势者具有较强的政治权力和正面社会形象,是政策资源分配的明显获益者,如创业者、老年人;竞争者虽有政治权力但未得到社会认可,很难直接从政策中获益,如富人、财团等;依赖者的政治地位较低,虽有正面社会形象,但仅获得象征性政策支持,通常是具备社会同情的弱势群体,如儿童和妇女;越轨者则由于缺少政治权力和负面的形象,成为政策规制对象,包括酗酒、走私等社会边缘群体。社会建构框架认为,将目标群体建构为上述不同类型,会与物质性的政治权力一道,影响决策者对政策问题的认知判断,形成不同的政策方案。这是因为根据社会建构的不同,决策者进行政策设计存在不同预期收益和潜在风险(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