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教师群体对学区条件保障认可度的差异分析》

《表3 不同教师群体对学区条件保障认可度的差异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义务教育学区化办学政策评估研究——基于上海市试点学区调查数据的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M表示平均值,SD表示标准差;*、**、***分别表示p<0.05、p<0.01、p<0.001

由表3可以看出,教师对学区条件保障的认可度存在显著的教龄差异(F=6.885,p<0.001)和职称差异(F=3.472,p<0.05)。高教龄教师对学区化办学的抵触更强。这可能是由于学区是靠行政手段自上而下强制推动的,而教龄长的教师已经习惯了原有的学校教学组织形式,对学区的接受程度不高,影响其对学区条件保障的认可度。调研发现,对学区化办学持怀疑态度的全部为25年以上教龄的教师,他们认为原先区级和校级活动已较为繁杂,额外推行学区的意义不大,反而会增加教师负担。高级职称教师参与学区活动更加频繁,对学区的条件保障要求也更高。这可能是由于高级职称教师作为跨校交流的主力,参与学区活动的频率更高,对跨校流动的交通补贴、合作举办活动的经费有更多要求,同时更希望有其他教师积极参与学区活动。调研发现,高级职称教师参与学区活动的频率明显高于其他教师,31%的高级职称教师每学期参与5次以上的学区集体活动,远高于受调研教师的平均比例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