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日治时期《昭南日报》上刊载的日本故事片的放映统计[32]》

《附表:日治时期《昭南日报》上刊载的日本故事片的放映统计[32]》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从日占时期的新加坡电影放映看日本对东亚共同体的想象与构建》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事实上,日本利用电影实现宣传效果的构想根本不可能实现,这根本上是源于日军无法掩盖的侵略暴行。日军占领新加坡的三年八个月,是当地人民,特别是华侨的一段血泪历史。日军一方面希望通过中日和睦的电影去让华侨认为中日是合作的,一方面又在当地采取分而治之的手段,对华侨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暴行,这在很多历史文献中都有记载。所以日军占领地始终存在着强烈的抗日情绪,这些并不会因为日本电影的宣传而减弱。同时,离开祖国的华侨有着更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与爱国思想。蔡文玄讲到早在20世纪初的时候,曾有日本人来南洋放映电影,放了一部叫日俄大战的影片,“中国华侨知识分子知道说日本战争,俄国同日本打,这个影片打来打去,都是在中国的领土里进行,东三省里面去打的,岂有此理,就不爱看了,说中国人很倒霉嘛,你们两个打都说在中国境内,硬说你胜利,这个地方是你的,这个岂有此理,所以就没有生意了,冷淡了”。[31]中日战争爆发后,华侨更是身体力行的支持祖国抗日,中国抗日电影在岛上受到热烈欢迎,战后也立即拍摄了《华侨血泪》、《马来亚之光》等一批抗日电影。所以构建“大东亚共荣圈”只是日本的一厢情愿,是理想化的描写,同时也是为了服务于他的殖民统治。日本似乎从没反省过那些反复放映的日本引以为豪的战绩电影却是建立在侵占当地人家园的事实,每一次的放映都是在触及当地人的伤疤,日本拍摄的“现地电影”中所流露出的那种优越感与殖民主的态度在占领区的人民看来是非常反感的,例如在观看了《开枪射击那面旗》之后,一位菲律宾知识分子在日记中写道,“在菲律宾人看来,片中有些场面是不友善的”。他还提到影片在马尼拉公映时发放了大量的调查表,除了回收到一张对影片持有否定态度的调查表之外,其余的全被观众无视了。这部影片的目的是要把菲律宾人拉到自己的一方,但却被他们冷淡的拒绝了。[30]162最终,日本的大东亚映画体系随着日本战败而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