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不同试样的热物性参数Table 3 Thermophysical parameters of different samples》

《表3 不同试样的热物性参数Table 3 Thermophysical parameters of different samples》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铜表面激光合金化和激光熔覆制备Ni/NiCrBSi梯度涂层》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5a为单道熔覆层的横截面宏观形貌。单道熔覆层的宽接近7.5 mm,高约为1.0 mm。熔覆层致密,无裂纹和气孔,与合金化层之间界面结合致密,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熔覆试样由表及里可分为3个典型的区域:熔覆区(Cladding Zone,CZ)、结合区(Bonding Zone,BZ)、热影响区(Heat Affected Zone,HAZ)。图5b是熔覆区与合金化层之间沿厚度方向形成的约为500μm的结合区。结合表3中的热物性参数,说明合金化层的低热导率有利于激光熔覆过程中形成有效熔池。图5c为低倍下的熔覆层组织。可以看出,在不同部位其组织存在明显的差别。图5d~f分别是熔覆层的上、中和底部组织。其上部主要为树枝晶和等轴晶组织。依据非平衡快速凝固的相关理论[21],当晶体长大速度和温度梯度恒定时,随着合金熔体中溶质浓度的提高,其成分过冷倾向增大,导致熔体结晶形态为树枝晶甚至可发展成为等轴晶。在熔覆层底部和中部的组织主要为垂直于熔池底部的树枝晶与枝晶间的共晶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