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参加四项马术比赛 (障碍赛、绕桶赛、长绳套牛和马球) 的马蹄底面形态的统计结果[19]》

《表1 参加四项马术比赛 (障碍赛、绕桶赛、长绳套牛和马球) 的马蹄底面形态的统计结果[19]》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再论北京西山山地壶穴的形态特征与成因机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Sampaio等[19]测量与统计了120匹参加四项马术比赛(障碍赛、绕桶赛、骑马长绳套牛和马球)马蹄底面的长度(12.5±0.9 cm)与宽度(12.1±1.0cm),长宽比为1.04(表1)。考虑到现代用于马术比赛的马匹大都身材高大,其蹄子可能比古时候用于干粗活(如运煤)的马匹的马蹄稍大。但是,北京西山牛角岭(a=21.6±4.9 cm,b=15.9±2.3cm)、石佛岭(a=20.8±3.4 cm,b=16.2±2.6cm)与峰口庵(a=21.2±5.0 cm,b=15.9±2.4 cm)的壶穴长度和宽度皆比实际马蹄大得多。更为重要的是,实际马蹄的长宽比约为1.04(表1),而北京西山壶穴的长宽比(图7)远大于该值,分别为1.36±0.28(牛角岭)、1.30±0.20(石佛岭)和1.34±0.28(峰口庵)。可见,北京西山的山地壶穴不是马蹄踩出来的“蹄窝”,因为二者之间没有几何学上的类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