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含水层对应井点编号Table 4 Wells and corresponding layers》

《表4 含水层对应井点编号Table 4 Wells and corresponding layers》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天津市承压含水层条件下地下连续墙深度优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天津地铁5、6号线文化中心站勘察资料具有代表性,利用文献[4]中工程实测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并利用该模型计算不同开挖深度下基坑(5~25 m)降水对地面沉降的影响范围并对计算结果进行讨论。根据文献[5-6]对天津市地下含水层进行了总结,潜水层、第一和第二承压含水层属天津市第Ⅰ含水组浅层地下水,第三、四承压含水层属天津市第Ⅱ含水组深层地下水,对挖深30 m以内基坑基本无影响,故本文不予考虑。首先依托天津地铁5、6号线文化中心站(后文简称文化中心站)抽水试验建立模型。文化中心站场地典型地质剖面如图7。场区第一承压含水层主要位于(8)21层、粉砂(9)21层,承压水头埋深约4.5 m,顶、底板埋深约16.5,29 m;第二承压水主要位于粉土(11)2层、粉砂(11)4层,承压水头埋深约5.4 m,顶、底板埋深约35.5 m,50.5 m,试验中降压井、观测井及地面沉降监测点布置如图8,P2-1~P2-3、P3-1~P3-3分别为第一、二承压层水位观测井,降压井及观测井对应土层如表4(试验过程中P3-1失效);DCCJ01~DCCJ10为地面沉降监测点,为了保护测点,将其布置在地表下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