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表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化疗前的血清miRNA表达》

《附表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化疗前的血清miRNA表达》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血清miR-21和miR-125b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和预后》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ER:雌激素受体;PR:孕激素受体;与临床Ⅱ期比较,与淋巴结转移阳性比较,与化疗有效比较,*P<0.05

新辅助化疗结束后,接受治疗的102例患者中,有23例取得了完全反应,48例达到部分反应,26例稳定疾病,5例为进展性疾病。因此,71例患者为化疗有效者,31例为化疗无效者。qRT-PCR结果显示,在FE、SE和TE 3个时间点,血清miR-21、miR-122和miR-155的表达在两组患者间均无明显差异。只有血清miR-125b的表达水平与化疗反应显著相关。化疗无效者的miR-125b的表达在FE、SE和TE 3个时间点均高于有效组(均为P<0.001,图1A)。另外,在分析新辅助化疗期间血清miRNA表达变化与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时,发现血清miR-21表达的变化与化疗反应显著相关。在化疗有效者中,血清miR-21的平均表达水平在SE和TE均低于FE(P=0.014和0.018,图1B),而在化疗无效者没有显著差别。此外,在有效组,从FE到SE(FE-SE)和从FE到TE (FE-TE),血清miR-21表达的改变分别为0.28±0.25和0.27±0.24,而在无效组这一改变仅为-(0.06±0.10)和-(0.05±0.45),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均为P<0.001)。在71例有效者中,有64例的miR-21表达在SE时低于FE,有62例在TE时低于FE,而在31例无效者中,这一数字分别为7例和9例,两组存在显著差异(均为P<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