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蛋白质二级结构构象及L-乳酸脱氢酶二级结构经SELCON软件定量分析结果》

《表1 蛋白质二级结构构象及L-乳酸脱氢酶二级结构经SELCON软件定量分析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硫化氢信号分子与L-乳酸脱氢酶蛋白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如图4A所示,PS在~300 nm和~370 nm处有两个吸收峰为硫烷硫特征峰,Na HS在氧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自动氧化形成聚硫(PS,Sn,n=2~8),并存在系列平衡[8]。因此,Na HS在~300 nm和~370 nm也存在两个吸收峰,同样Na2S溶液在300 nm处也有微弱的吸收峰,说明Na HS和Na2S溶液中有不同含量的硫烷硫。如图4B所示,PS组的CD图中,192 nm吸收值下降,222 nm和208nm处吸收值上升,这是由于PS含有最多的硫烷硫而具有更强的半胱氨酸巯基衍生能力。将CD图谱利用SELCON软件进行定量分析(表1),表明未经处理的L-LDH的α-螺旋结构含量最高(61.7%),β-折叠结构含量最低(3.90%),而PS处理的L-LDH的α-螺旋结构含量最低(23.7%),β-折叠结构含量最高(22.5%),再次揭示PS具有最强的半胱氨酸巯基作用力,引起蛋白质二级结构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