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水电站缓冲区类型选取标准》

《表3 水电站缓冲区类型选取标准》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一带一路”区域水电站工程生态环境影响遥感监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缓冲区分析方法是GIS中比较常用的分析方法,它以特定的地图要素(点、线、面)为中心,在其周围按照设定的单位距离建立一定宽度和数量的缓冲带,形成缓冲区多边形,从而使得数据可以在二维空间中得到扩展的信息分析方法[26]。本文选用此分析方法进行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和植被覆盖度现状与变化分析,从而得到水电站修建对周边生态资源和植被生长状况的影响。水电站给周边生态资源与植被生长状况带来的变化随水电站距离越远影响越小,因此在进行变化分析时,结合空间叠加分析与目视解译方法,设定缓冲距离为1km。进行植被覆盖度现状分析时,为了反映整个库区所在地的整体植被生长状况,需依据水库大小设定合适的缓冲距离。水电站缓冲区类型与距离的设定,主要参照“一带一路”沿线其他工程项目设定的缓冲区(库区边缘缓冲10 km),但由于各个水电站设计方案以及地理条件不一样,有的水电站的库区较大,过小的缓冲区无法完整反映水电站周边植被生长状况,因此缓冲区的设置会有所区别。本文依据库区面积与库区最小外接正方形的面积比、库区平均宽度、库区面积这3个主要指标,确定各水电站缓冲区类型与缓冲距离,如表3所示。其中库区面积与库区最小外接正方形的面积比、库区平均宽度这两个指标主要表示库区形状与狭长度,库区面积表示库区大小。在面积比小于0.1时或面积比介于0.1~0.2且宽度≤1时,库区形状狭长,缓冲区适合库区边缘缓冲;缓冲距离依据库区宽度来设置,当宽度小于1 km时,缓冲距离设置10 km将导致缓冲面积过大,过多地超出水库流域范围,无法精准反映水电站周边植被生长状况,因此设定该类水电站缓冲区距离为1 km。在面积比≥0.2或面积比介于0.1~0.2且宽度大于1时,库区形状偏宽阔,库区边缘缓冲区类型将不再适合此类水电站,因此选择中心点外扩类型;缓冲距离则依据库区具体面积来设定合适缓冲区距离,本文主要设定了10、20、30 km这3种缓冲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