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2006—2019年辽河保护区干流水质评价结果》

《表1 2006—2019年辽河保护区干流水质评价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辽河保护区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福德店断面2006—2009年、2017—2019年数据缺失。

2006—2019年辽河保护区干流水质年平均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知,保护区划定前5年(2006年—2010年),干流各断面水质均为劣Ⅴ类。其中,2006—2008年,各断面COD、氨氮均有不同程度的超标;2009—2010年,各断面均以氨氮超标为主。2011—2015年,辽河保护区干流水污染趋势基本得到遏制,消除了劣Ⅴ类水质断面,断面水质约有32.5%达到Ⅲ类,67.5%为Ⅳ类,主要超标因子为COD和氨氮;2016—2019年,断面水质仅有17.24%达到Ⅲ类,79.31%达到Ⅳ类,其余则为Ⅴ类,主要超标因子为COD。可见,保护区划定前,辽河保护区干流水质污染严重,主要污染因子为COD和氨氮;辽河保护区划定后,水质改善明显,之后略有波动,但总体趋于稳定,基本维持在Ⅲ类~Ⅳ类水质,水体由COD、氨氮复合型污染转变为以COD为主的单一型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