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床层膨胀过程终止时的整体固含率实验值和模拟值》

《表3 床层膨胀过程终止时的整体固含率实验值和模拟值》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液固流态化动态过程中相间作用力的数值模拟及实验验证》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8展示了由Mazzei和Lettieri模型[35]、Gibilaro理论[6]和典型曳力模型预测的膨胀过程中床层高度随时间的分布情况。Mazzei和Lettieri模型给出的指数分布一定程度上再现了真实膨胀过程,然而响应时间较长;Gibilaro理论给出的床层高度随时间分布体现了液固体系的理想膨胀过程,但响应时间较短。实验测量的响应时间Tr在case 3和case 4中分别为16 s和24 s,部分曳力模型给出了较为接近的计算结果:TGS及Dallavalle曳力模型在case 3中计算值分别为18 s及14 s;TGS、Syamlal-O’Brien及Gidaspow曳力模型在case 4中则分别对应22、20及19 s。由表3可知,TGS曳力模型在case 3和case 4中得到的整体固含率εs,1相对实验值偏差分别为1.9%和3.9%,其余曳力模型给出的偏差相对较大。与收缩过程类似,TGS曳力模型对动态膨胀过程预测较为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