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未出现水淹伤害树种的耐水淹形态变化》

《表2 未出现水淹伤害树种的耐水淹形态变化》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珠三角地区57种树种水淹适应性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植物受水淹过程中,除了通过呼吸代谢和基因表达等生理生化途径来实现对水淹胁迫的耐性外,也可以通过根和新梢等便于进行气体交换的形态变化来体现[6]。白千层、水翁、团花、乌桕、落羽杉等9个树种,在模拟水淹试验结束后没有发生任何水淹伤害且长势良好(表2),这与其在较早发生抽梢发新芽、茎基产生皮孔、不定根等耐涝形态上的变化密不可分[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