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两组干预前后颈部肌肉协同激活比比较分析 (±s)》

《表1 两组干预前后颈部肌肉协同激活比比较分析 (±s)》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推拿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部肌肉协调性的影响》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与干预前比较,(1) P<0.05;与对照组比较,(2) P<0.05

组内前后比较:试验组前屈时左SPL协同激活比(z=-2.993,P=0.003)、右SPL协同激活比(z=-2.991,P=0.029)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前屈时左SPL协同激活比(t=2.284,P=0.030)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前屈时左SPL协同激活比(z=-2.319,P=0.037)、右SPL协同激活比(z=-2.719,P=0.033)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前后差值比较:两组前屈时左SPL协同激活比(z=-2.728,P=0.036)、右SPL协同激活比(z=-3.124,P=0.028)的前后差值存在差异性(均P<0.05)。后伸时左SCM协同激活比、后伸时右SCM协同激活比、前屈时左UTM协同激活比、前屈时右UTM协同激活比前后差值d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