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6 影响机制检验:中介效应模型》

《表6 影响机制检验:中介效应模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融资约束如何影响了中国制造业的出口国内增加值率:效应和机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分别表示在5%、1%水平下显著。

融资约束对制造业企业出口DVAR影响机制的检验结果见表6。其中,第(1)列是对基准模型式(1)的估计结果,第(2)列报告了式(3)以融资约束为解释变量、技术创新为被解释变量的估计结果,可以看出,融资约束阻碍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这主要是因为融资约束减少了企业R&D投入等用于技术创新活动的资金,限制了企业技术创新活动范围的拓展及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第(3)列报告了式(4)以融资约束为解释变量、企业成本加成率为被解释变量的估计结果,可以发现,融资约束显著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加成率。本文认为可能的原因在于,融资约束的存在提高了企业的边际成本,并逼迫企业采取“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进而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加成率。第(4)—(6)列报告了式(5)以技术创新和成本加成率作为中介变量回归的结果,其中,Innova的估计系数显著为正,说明企业技术创新的增多有利于促进企业出口DVAR的提升,技术创新会增加国内中间投入品的供给种类和供给总量,引致国内中间投入品相对价格下降,从而促使企业增加对国内中间投入品的使用,最终提高了企业出口DVAR(李胜旗和毛其淋,2017)。而Mkp的估计系数也显著为正,可见成本加成率的提高对企业出口DVAR的提升也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如前所述,企业成本加成率的提高有利于提升企业的利润率水平,进而提高了企业出口的DVAR。在分别加入Innova[第(4)列]和Mkp[第(5)列]后,融资约束程度变量估计系数的绝对值有所下降。而在第(6)列同时加入Innova和Mkp后,融资约束程度变量估计系数的绝对值出现了进一步的下降。这表明技术创新和成本加成率是融资约束抑制制造业企业出口DVAR提升的作用机制。因此,研究假设2得以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