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HZSM-5及改性沸石的组成和结构性质》

《表1 HZSM-5及改性沸石的组成和结构性质》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介孔ZSM-5沸石外表面酸性位选择性钝化及其催化性能》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图2a为催化剂的N2吸附-解吸等温线,并根据BET模型和BJH模型计算了样品的总比表面积(Stotal)、总孔体积(Vtotal),根据t-plot法计算了样品的微孔比表面积(Smicro)和微孔体积(Vmicro),外比表面积(Sexter)为总比表面积减去微孔比表面积,介孔体积(Vmeso)为总孔体积减去微孔体积,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IUPAC分类,HZSM-5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为典型的“I”型等温线,在p/p0<0.1时,N2的吸附量就迅速增加,此后吸附量变化缓慢,且没有明显的滞后环,表明其主要为多微孔材料,几乎不含介孔,微孔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达274.8 m2/g和0.131 cm3/g,外比表面积和介孔体积只有15.6 m2/g和0.013 cm3/g。在p/p0≈0.96~0.98附近,HZSM-5及改性沸石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都出现一个突然上升的“拖尾”,这主要是发生在沸石晶体间的大孔孔道内的吸附。经碱溶液处理后,样品MZ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同时具有“Ⅰ”和“Ⅳ”型等温线的特征,在p/p0=0.4~0.9处出现了明显的滞后环,表面碱处理成功在沸石晶体中引入了介孔结构,样品MZ的外比表面积和介孔体积为106.2 m2/g和0.144 cm3/g。经不同浓度的CTAB吸附平衡后,再经磷酸吸附改性,沸石的N2吸附–脱附等温线与样品MZ类似,沸石的结构性质变化很小,表明CTAB吸附及磷酸改性几乎不会影响沸石的微孔和介孔结构。HZSM-5及改性沸石的介孔孔径分布如图2b所示,HZSM-5不含介孔结构,而碱处理沸石及随后的CTAB吸附和磷改性沸石都含有一定的介孔结构,介孔孔径为10~20 n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