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2015年4—11月静脉留置针各类问题数汇总表/例》

《表2 2015年4—11月静脉留置针各类问题数汇总表/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静脉治疗质控小组在儿科病房静脉留置针输液安全管理中的效果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成立静脉治疗QC小组,并制定相关职责。(2)规范现有标准之外细节操作流程及各项维护标准:小组成员参考由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护理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指南与实施细则》,及儿童静脉留置针穿刺标准,制定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流程;如在儿童使用弹力绷带固定方面,静脉治疗QC小组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以及查阅各相关文献,制定出弹力绷带的“四宜”标准:即松紧度适宜,包扎后以伸进一指为宜;长度适宜,指尖到肘上10 cm为宜;姿势适宜,协助患儿取正确手势,四指并拢,拇指分开;方法适宜:从食指掌心下方开始环绕,向内侧(尺侧)环绕一圈后到达拇指并折叠,按此方法重复环绕四指及拇指各一圈即可。(3)参加院内、院外各项静脉治疗知识培训、负责科内或院内疑难穿刺会诊:小组成员积极参加院内外静脉治疗继教学习班,熟练技能操作培训,在科内培训所有人员。持续学习改进静脉治疗相关规范、理念。根据层级制定计划和目标,低年资护士以理论和操为培训重点,5年以上高年资护士以预防及处理留置针输液并发症、疑难穿刺等为培训重点。为解决疑难患儿穿刺,科室实行穿刺前患儿血管评估分类,分易、中、难等级。例如血管不显露、肥胖等患儿,血管评估为难等级,则由科室静脉治疗QC小组成员负责会诊协助穿刺,并参与院内疑难穿刺会诊。(4)静脉治疗QC小组应用PDCA及品管等工具在病房开展静脉治疗质控。(5)静脉治疗QC小组成员负责每日督查、记录、月汇总分析:小组成员制定查检表,每日督查所有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将问题归纳分类,统计分析。如查阅相关文献并参考《实施细则》,根据细则规定留置针留置时间为72~96 h[1],科室对<72 h意外拔针统计为非计划拔针;根据压疮评分标准对穿刺部位皮肤压疮评分,判断局部皮肤有无压疮等十项并发症统计,并将结果及时发送至科室微信群,确保人人第一时间知晓,及时改进。每月质控会静脉治疗QC小组组长进行PPT汇报分析,将各类问题单项统计汇总,并与前面月份进行对比,统计改善效果(见表2)。(6)利用品管圈(QCC)质控工具进行多模式质控改进:对于汇总统计的结果,针对主要症结采用品管圈、戴明环(PDCA)等多种质控方法加以改善。如针对患儿静脉留置针压疮问题,组建以“降低静脉留置针压疮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使压疮发生率由13.49%降低到5.26%。并设计留置针压疮预防固定贴,在预防压疮的同时,使固定牢固、美观,同时符合静脉治疗规范标准。并制定静脉留置针护理要点宣教手册方便家长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