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4 动强度试验结果:掺砾形状及掺砾量对饱和掺砾砂土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表4 动强度试验结果:掺砾形状及掺砾量对饱和掺砾砂土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掺砾形状及掺砾量对饱和掺砾砂土动力特性的影响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CRR表示为试验循环加载15次时发生液化所需的CSR值。

试验选取破坏振次Nf>50的孔压发展数据进行分析,画出u/uf~N/Nf的拟合曲线,如图11所示。在本试验中当θ取0.7时,得出的孔压发展变化曲线与Seed[19]的不符,因此,对试验数据用公式(5)拟合,在拟合后得出不同的θ值,结果见表4。在不同固结压力下,掺砾砂土的u/uf随着N/Nf呈非线性增长;亚圆形掺砾砂土孔压发展最快,而片状掺砾砂土孔压发展最慢,可见在掺砾量为50%时,掺砾形状越不规则,砾粒与砂土颗粒间接触面积越大,孔隙水渗透通道越通畅,其孔压发展速度越慢。掺砾量对孔压发展影响较为显著,掺砾量越高,砾粒之间渗透边界越宽,孔压消散越快。对比表4相同围压情况下亚圆形、棱角形、片状掺砾砂土孔压发展的θ值,发现片状掺砾砂土的θ值最小,亚圆形掺砾砂土的θ值最大,可见θ值与孔压发展速度呈正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