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样品测量次数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表2 样品测量次数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基于神经网络的籽棉颜色分级检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自制检测仪能够满足籽棉色域测量要求,并不代表它能满足颜色测量要求,这是由籽棉色度分布特征和颜色测量的原理决定的。首先,籽棉含有杂质,所以其色度分布是不均衡的;再有,颜色传感元件的感光区,只有8 mm大小的窗口,即每次只能测量一个很小区域的颜色。这就是说,对籽棉而言,任意2次测量值不一样的概率很大。因此需要对一个试样进行多点测量,亦对一个试样做多次重复测量,然后取平均值,作为试样的测量值。本研究对各籽棉样品的测试值采用多次测量,然后取其平均值,期望这个平均值是稳定的,可以代表试样的色度。因此,需要证明单个试样合适的重复测量次数,本研究将测量次数设计了10、20、30、40、50次,从每个颜色级各取1个样品,每个样品连续测量50次,然后分别求其10、20、30、40、50次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实验数据见表2。对每个样品,通过对标准差的卡方分析发现,当测量次数大于10,其标准差不受测量次数影响。由此可以确认,对籽棉色度测量,每个样品做10次重复测量,并以其平均值作为1个样品的实测数据,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