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国内主要的化学科普资源》

《表1 国内主要的化学科普资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我国化学科普的现状与创新发展对策》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及其下属机构、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工学会,以及部分高校、行业协会、企业均有开展化学科普活动。部分单位在官网还专设相应的栏目,如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科普”、中国化学会的“化学科普”,以及中国化工学会的“科学普及”。尽管每年开展的化学科普活动不少,但回顾近十年来的活动,规模大、影响大的仍属2011年的“国际化学年”和2019年的“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系列活动(表1)。2011年正值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也恰逢国际化学会联盟(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前身)成立100周年。为纪念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联合国将2011年定为“国际化学年”,其主题为“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其目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彰显化学对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贡献,鼓励公众尤其是青少年对化学的了解和兴趣。“国际化学年”得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积极响应,各国都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中国举办“2011国际化学年在中国”系列活动,包括化学科普报告、化学科普展览、化学开放日、中学生测水游戏、“触摸化学,感受魅力”全国趣味化学实验设计大赛等。2019年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成立100周年,同时也是化学元素周期表发明150周年,联合国批准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开展了“青年化学奖元素周期表”“化学元素周期表竞赛”“IUPAC故事”“世界女化学家早餐会”“世界化学领导者会议”“绿色化学研究生暑期学校”等系列庆祝活动,在我国掀起了一股化学科普的新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