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晴隆大厂锑矿床大厂层含金性分析结果(g/t)》

《表1 晴隆大厂锑矿床大厂层含金性分析结果(g/t)》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黔西南晴隆锑矿床伴生金的赋存状态及其地质意义》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晴隆锑矿床黄铁矿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沉积-成岩阶段形成的黄铁矿(Py-Ⅰ),其结构为立方体状、球状、草莓状和花瓣状等;第二类为成矿晚阶段的热液成因黄铁矿(Py-Ⅱ),与脉状石英(Qtz-Ⅱ)关系密切,其结构为细粒状、粗粒状、环带状,集合体呈星点状或者胶状。在进行岩矿磨片之前,首先对大厂层石英-辉锑矿±黄铁矿(Qtz-Stb±Py)型矿石及黄铁矿化黏土岩进行含金性测试,结果显示Au含量主要介于0.360~1.335 g/t之间(表1),其中黄铁矿化黏土岩中Au含量较高(0.974~1.335 g/t)。根据其测试结果,选取高品位矿石进行光薄片磨制,以探究金矿化类型及金的赋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