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支付意愿空间异质性影响变量描述》

《表1 支付意愿空间异质性影响变量描述》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干旱区内陆河流域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空间异质性分析——以石羊河为例》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依据非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0~10%,10%~90%,90%~100%将样本农户分为纯农户、兼业户和非农户。

自变量(X)的选取,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石羊河流域农户的特征,选取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和农户类型等作为影响农户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主要因素,分析农户的社会经济属性特征及其对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影响作用,选取通达距离和距离河道的通达距离(本文将该变量定义为距河道距离,并采用调查地点村部所在地到河道的垂直距离测度),分析农户支付意愿的空间异质性。其中,通达距离为调查地距所在县级政府的距离——选择有一定社会经济属性的到达河道难易程度的距离——表达通达距离,由于通达距离在实际应用中很难概念化,在实际的调查与访谈中发现受访者对通达距离的理解主要是政务办公、医疗服务、金融储蓄、商品集市等“中心”可达性的方便程度,而采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可能会对受访者的通达距离直接陈述造成主观误差,而采用有社会经济属性共性的距离值区别于河道距离,并以哑变量的形式进入模型。与石羊河流域现实情况结合,按照自然间断法将通达距离分为三个区间:近距离(0,11.7km]、中等距离(11.7,41.8km]、远距离(41.8,74.2km]。将距河道距离分为(0,1.47km]、(1.47,11.00km]和(11,36.28km]三个区间,分别定义为近距离、中等距离和远距离。具体的变量定义及描述见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