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互动数字叙事产品社交价值(B2)下属评价指标》

《表3 互动数字叙事产品社交价值(B2)下属评价指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互动数字叙事产品的价值评价体系初探》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社交价值指用户在产品使用体验中获得的社交导向的利益。它包含社会声望与身份认同感等。互动数字叙事产品用户可以处于虚拟世界的“上帝”位置,也可以进入故事内部视角观察虚拟世界。在个性化的参与活动中,每个用户的体验往往各不相同。这种在虚拟世界中产生的个性化的、独一无二的经历对于用户的分享、交流行为有一定促进作用。实际上,社交分享的心理需求也是用户使用产品的驱动因素。截至2020年11月2日,《模拟人生》(免费版)在其官方下载商店已经被累计下载约2亿次。约有544万用户对其进行评论。诸多用户将自己的“游戏”视频记录分享到优兔(You Tube)上;用户的存档数据还可以关联到脸书账号中。用户通过产品使用获得的社交利益,可以帮助其在社交圈中建立他所期待的个人形象。由于人们在虚拟世界中展现的人格往往会影响其他人对其形象的认知,因此可用以达成形象管理(Impression Management)的目的。同时,随着社交活动中交流的频繁和各种社交标签的建立,人群逐渐分化成不同类别。例如,喜欢仿真“游戏”的用户群体利用在《模拟人生》等系列“游戏”中的经历促进与其同好的交流,从而增强群体归属感(Group Belongingness)。根据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Maslow)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类需求中有3层是要在社交过程中得到满足的,包括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前面讲到的“群体归属感”既包含归属与爱的需求,即对亲情、爱情和友情的需要。也包括尊重需求,即渴望得到更广范围内他人对自己价值的认可和尊重。互动数字叙事产品的社交价值除了涉及用户归属感,还包括帮助用户“自我实现”(Role Fulfilling)。例如模拟市民可以通过工作、园艺、烘焙、完成任务等方式挣取模拟币从而实现自己建立理想家园的梦想。在虚拟世界中通过智力运作等所获得的成就,也有利于其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自我存在的价值。本文基于社交价值(B2)设计的三级价值指标如表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