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辽宁省大耳菊头蝠形态指标与文献报道数据的对比》

《表1 辽宁省大耳菊头蝠形态指标与文献报道数据的对比》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辽宁省翼手目分布新记录种大耳菊头蝠》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课题组于2019年8月在辽宁省朝阳市前进乡(119°08′21″E,40°53′15″N,海拔426 m)开展了翼手目物种调查,使用竖琴网共捕获翼手目物种6只,通过形态观测初步鉴定为马铁菊头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对其形态学指标初步测量,并对翼膜进行打孔取样(标本号:Z000112,Z000114~Z000118)后于采集地放飞。使用动物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QIAamp Dneasy,Qiagen公司,德国)提取样品DNA,使用哺乳动物DNA条形码引物dg LCO1490(5′-GGT CAA CAA ATC ATA AAG AYA TYG G-3′,Y:C/T)和dg HCO2198(5′-TAA ACT TCA GGG TGA CCA AAR AAY CA-3′,Y:C/T,R:A/G)扩增线粒体COI基因片段。扩增产物经过Sanger法测序后,使用DNAMAN软件对碱基进行了人工矫正。将测序所获得的基因序列(序列号为MT240893,MT563412~MT563416)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NCBI)数据库进行比对,发现其中1只雄性个体(标本号:Z000114)为大耳菊头蝠(R.macrotis),与数据库内相应物种的COI基因序列的相似度为100%。同时,结合NCBI数据库内的菊头蝠属及蹄蝠属(Hipposideros)物种的COI序列,使用贝叶斯法、最大似然法以及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关系树。结果均支持此次发现的这只个体与NCBI数据库内的大耳菊头蝠个体聚为一支,其他5个体与马铁菊头蝠聚为一支(图1),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判断其为大耳菊头蝠。根据Bates等(1997)测量蝙蝠形态指标的标准,对捕捉的蝙蝠个体进行头体长、前臂长等7项形态学指标测量并将其与已报道的大耳菊头蝠的形态特征进行比较(李艳丽等2012,王延校等2012)(表1)。这些形态学特征结果显示,本次采集的Z000114号蝙蝠个体与大耳菊头蝠形态非常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