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不同层次征地制度演进特征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社会共识困境》

《表1 不同层次征地制度演进特征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社会共识困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社会共识形成障碍与增进路径》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在威廉姆森社会基础、制度环境、治理结构与资源配置分析框架中,社会共识扮演着重要角色。文化、规范、习惯道德等非正式制度,宪法、法律、产权等正式制度安排,以及具体的治理结构(竞争规则),既会对社会共识产生影响,也受社会共识的反作用。基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涉及的理论与现实问题,借鉴威廉姆森的四层次分析框架,可以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社会共识进行多层次的划分,以便具体理解当前的共识困境。在社会基础层面,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社会共识是指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所遵循的基本价值取向及相应的社会心态;在制度环境层面,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社会共识是指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相关制度(包括土地产权、规划、市场制度等)的共识;在治理结构层面,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社会共识是指具体情境(主要指政府治理方式与互动结构)下农民-政府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合作与博弈共识;另外,考虑相关主体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结果合理性的认同可能影响(事后)相应的交易成本,在资源配置层面,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社会共识是指对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现状、结果、状态等的认知与评价共识。进一步地,可从社会基础、制度环境与治理结构动态演进的角度解释当前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社会共识困境的出现,见表1所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