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部分黄酮类天然产物调控炎症性肠病》

《表3 部分黄酮类天然产物调控炎症性肠病》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黄酮类天然产物调控肠道微生物改善炎症性肠病的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天然黄酮类的植物提取物可以改善肠道微生物群落的组成,调节肠道免疫,降低促炎因子的产生,减轻炎症性肠病引起的各种肠道微生态的失衡。天然植物提取物发挥作用主要有这几种方式:(1)调节肠道内失衡的微生物菌群,在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害菌的同时促进双歧杆菌、拟杆菌门的生长;例如,厚壁菌门/拟杆菌门的比率广泛的被认为是代表肠道稳态的标志之一,在肠道炎症中该比率升高,通过天然植物提取物的治疗,比率显著降低,甚至达到正常水平。在Wang等[81]的研究中,艾灸(活性成分为黄酮类和挥发油)显著提高了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含量,降低厚壁菌门的数量,并且抑制了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组织中的TNF-α和IL-12的表达。姜黄素可以直接上调梭状芽孢杆菌的相对丰度,促进膳食纤维被代谢成短链脂肪酸,上调Treg细胞的数量和活性,降低促炎介质的生成和艰难梭菌感染的结肠炎[82]。(2)天然植物提取物不仅通过抑菌来改善IBD症状,而且通过抑制炎症信号通路的活化,减少促炎因子表达来改善炎症性肠病。在Nunes[83]的研究中,白藜芦醇(多酚类化合物)可降低促炎症细胞因子、细胞黏附因子与血管细胞黏附因子的比例(ICAM/VCAM)的表达,减少中性粒细胞浸润和氧化应激反应,抑制TLR4/NF-κB通路,上调组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的表达,增强抗氧化作用。(3)一些天然植物提取物的摄入会减少一氧化氮合酶(INOS)、环氧合酶-2(COX-2)等诱导性促炎酶的产生,减少NO的含量,减轻肠道黏膜、肠道屏障的损伤。在Han[84]的研究中,CPS(茵陈色原酮,一种植物黄酮)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诱导的i NOS和COX-2基因和蛋白的表达,证明CPS可能通过抑制ERK、JNK和NF-κBp65活化来降低炎症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含量,它可能是治疗炎症性疾病的潜在治疗候选物。Nunes[85]等观察到用富含儿茶素、低聚原花青素和花青素的红葡萄酒提取物进行预处理,可抑制COX-2和i NOS细胞因子的表达,抑制HT-29细胞中IL-8的过量产生。除了上述物质调控肠道微生态改善IBD外,表3还总结了其他黄酮类天然产物通过各种机制改善IBD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