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问题设计检验模板:数学教学问题:角色演变、分类与设计》

《表3 问题设计检验模板:数学教学问题:角色演变、分类与设计》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数学教学问题:角色演变、分类与设计》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教学问题系统化是指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必须按照一定的秩序和内部联系组成问题集,并且学习者在解决问题后,能够获得高级思维技能的发展.具体程序包括,第一,明确知识焦点,划分问题模块.将上一步设计好的问题进行归类,面向同一个知识点的问题归为一类,每个类别所围绕的中心就是知识焦点,而此类别就称为问题模块.知识焦点可以用所对应的教学目标来概括,也可以转化为一个问题.第二,确定核心问题.核心问题发挥统领全局的作用,可以延伸出整节课知识内容,一般为情境创设所用的问题,其可以来源于生活实际、学科领域或跨学科领域.第三,将问题进行排序.从核心问题出发,分析问题模块间的关系,排列问题的顺序.教师可以不断反思“为解决这一问题,学习者必须具备哪些知识?掌握什么技能?”直到推演出学习者已具备的知能为止.第四,问题质量修正与提升.经历上述三步,教学问题具有较好的层次性和完整性,此时需要利用问题的分类理论,检验问题设计的完备性.完备的问题集通常表现为教学问题的结构从“良构”迈向“劣构”,问题类型涉及“五何”,内隐的认知水平从“记忆”走向“创造”.因此,将问题的结构、类型与学习者认知水平结合起来,形成问题设计检验模板(如表3),把表1中的问题归类填入其中.如果要培养学习者高级思维技能,就必须调整问题类型,使得劣构问题占有一定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