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正离子模式下化合物1~5的MSn碎片信息》

《表2 正离子模式下化合物1~5的MSn碎片信息》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含氧取代xanthone类化合物的电喷雾质谱裂解规律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为了明确多羟基或多甲氧基取代xanthone类化合物(如含氧基团相邻或不相邻)的质谱裂解方式是否具有差异性,对化合物1~5进行了多级质谱MSn测试,表2总结了正离子模式下化合物1~5的MSn碎片信息。以化合物4为例,在ESI正离子模式下,化合物4的准分子离子峰出现在[M+H]+m/z 333(见图1),在MS2二级质谱(见图2A)中出现两个丰度较高的碎片离子m/z分别为318和303,其中m/z 318是分子离子脱去一分子甲基形成的碎片离子[M+H-CH3]+,m/z 303是分子离子同时失去两分子甲基形成的碎片离子[M+H-2CH3]+。当xanthone类化合物结构中含有3个甲氧基分别相邻取代时,在采用电喷雾质谱进行电离时,中间甲氧基上的甲基最容易断裂,其次为与γ-吡喃酮环上的氧相邻的甲氧基上的甲基[16],故推测m/z 318可能是化合物4的3位甲氧基上的甲基首先发生断裂而产生的碎片离子,m/z 303可能是化合物4的3位和4位甲氧基上的甲基发生断裂而产生的碎片离子。在MS3三级质谱(见图2B)中出现的两个碎片离子m/z分别为303和285,其中m/z303可能为m/z 318失去4位甲基所形成的碎片离子;m/z 285是m/z 303 A环脱水(-H2O)形成四元环后形成的碎片离子。化合物4可能的裂解方式如图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