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不同浓度的合成多肽对人血红细胞的溶血率》

《表2 不同浓度的合成多肽对人血红细胞的溶血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具有抗肿瘤和抗菌活性的长效改性蜂毒肽(GPG)设计及其生物活性评价》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

由表2可知,GPG的溶血活性远低于RP18,表3中GPG的抑癌活性也大于RP18。RP18带净正电荷数为+7,GPG为+5,多肽净正电荷数高有利于多肽对带负电荷肿瘤细胞膜的吸引,低于阈值时提高净正电荷数将提高多肽的活性,但当净正电荷数超过阈值后,多肽的活性反而下降[27-28],而溶血活性反将上升,一般认为多肽所带净正电荷数的阈值为+5,本研究实物实验的结果支持了这种说法,这和Dathe等的研究结果一致[30]。根据实验结果,确定GPG为精选出的多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