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阻冰剂抑制成核效果》

《表2 阻冰剂抑制成核效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细胞低温保存过程中冰晶成核的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AFPⅠ:Ⅰ型抗冻蛋白;AFPⅢ:Ⅲ型抗冻蛋白;PVA:聚乙烯醇;PVP:聚乙烯吡咯烷酮;PEG:聚乙二醇。

人工合成的抑制冰晶成核生长的试剂有氧化石墨烯、聚乙烯醇(PVA)等。Weng Lindong等[38]研究了不同分子量的PVA的Tf,结果发现分子量越小,对于冰晶的抑制效果越好。R.C.Deller等[39]研究了不同浓度的PVA(分子量为9 KDa),发现Tf并不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加入1 mg/m L PVA的Tf最小(约为-55℃)。他们还进一步研究了PVA对BeWo细胞的影响,发现加入2 mg/m L PVA的实验组细胞代谢活性比不加PVA的对照组增加75%[40],PVA的生物相容性较好,毒性小,且可以抑制冰晶的成核与生长,是较为优异的低温保护剂。T.Inada等[41]观测了几种抗冻蛋白及人工合成的阻冰剂(浓度均为1 mg/m L)对于冰点的抑制效果,使用4℃/min的速度将溶液从10℃降至-50℃。为了使效果观测更明显,溶液中还加入了碘化银(AgI)诱导冰晶成核,使得阻冰剂的抑制效果更易被观测到。每份样品加入的AgI数量为:2≤NAgI≤8。观测结果如表2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