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会计专业建设指标体系》

《表1 会计专业建设指标体系》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专业建设水平对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探究——基于4所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Probit模型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职业院校要积极对接国家教学标准,着重在师资队伍水平、实践课程建设水平、教学改革水平以及课程思政化改革这四个方面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培养质量。对此,结合现代高职院校会计学应用型人才培养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本文将分别从师资队伍水平、实践课程建设水平、教学改革水平以及课程思政化改革水平四个方面分析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建设对学生的就业质量产生的影响。而根据高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况和现有的相关研究,上述四个方面水平的建设体现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师资队伍建设主要体现于教学主体对学生的教学水平,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教龄年限以及名师工程都将对师资队伍水平造成影响[2];实践课程建设主要体现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中,实践课程不同的深度和广度将直接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3];教学改革水平高低则主要体现于课程和课堂教学改革数量和质量,能够直接反应该程度且能获取的指标为翻转课堂实施课程数量和教改项目立项数量;而课程思政化改革水平则主要体现于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覆盖面。鉴于此,基于数据可量化性和可获得性原则,针对会计专业建设设置了师资队伍水平、实践课程建设水平、教学改革水平以及课程思政化改革水平四个一级指标,深入细致地了解对学生就业质量影响的具体影响因素,对四个一级指标做了进一步的细分。其中,师资水平分为了硕士及以上学位人数和工作年限等二级指标;实践课程建设水平分为了实践课程数量和实践时间等二级指标;教学改革水平则分为了教改项目立项数量和是否改革考核机制等二级指标;而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则分为了实施对象人数和实施课程门数两项二级指标。针对会计专业建设设定的一级和二级指标,具体见下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