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糖皮质激素在SARS和COVID-19治疗上的区别》

《表2 糖皮质激素在SARS和COVID-19治疗上的区别》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 D-19)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药物治疗中的共性和差异探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具有非特异性抗炎作用的药物,分为短、中、长效三种,临床中常用的糖皮质激素有甲泼尼龙、氢化可的松和地塞米松等。应用糖皮质激素的目的在于抑制异常的免疫病理反应,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状态,从而改善机体的一般状况[12]。研究表明,SARS和COVID-19的病理结果十分相似,二者均有大量炎症细胞肺内积聚,存在弥漫性肺泡损伤和肺透明膜形成的现象[13]。针对炎症反应,糖皮质激素可通过抑制白细胞炎症蛋白酶的生成,起到抗炎的作用。陆志华指出,在冠状病毒的治疗中,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可以有效退热,减轻肺部症状,改善肺功能[14]。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诊疗方案(2004版)》中成人推荐剂量相当于甲泼尼龙每日24 mg·kg-1,静脉给药12周后改为口服,口服疗程不超过四周[15]。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同样可见到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该方案指出,对于氧合指标进行性恶化、影像学进展迅速、机体炎症反应过度激活状态的患者,酌情短期内(3~5日)使用糖皮质激素,建议剂量不超过相当于甲泼尼龙每日1~2 mg·kg-1[7](见表2)。在SARS和COVID-19的治疗策略中,糖皮质激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不难发现,虽然二者都是冠状病毒感染,但在药物剂量和疗程上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的造成实际上是对糖皮质激素的一种正确认知,也是吸取了SARS治疗过程中的经验,更多的是对于COVID-19冠状病毒治疗方案的优化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