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细分行业内企业能源效率的异质性》

《表1 细分行业内企业能源效率的异质性》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异质性、影响因素及政策含义》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美国企业能源效率的定义为单位CO2排放的交货值,单位是美元/吨。资料来源:中国数据为本文计算整理,美国数据来源于Lyubich et al.(2018)。

为了度量细分行业内企业间能源效率的差异程度,本文借鉴了Syverson(2004,2011)和Hsieh and Klenow(2009)的做法,首先按照国民经济四位码将企业分为320个细分行业,其中的104个属于高能耗行业。接下来,可以获得每个细分行业内企业能源生产率自然对数的分布函数,然后分别用该分布函数90%分位数和10%分位数之差、75%分位数和25%分位数之差以及行业内标准差来测度每个细分行业内企业能源生产率的异质性。表1给出了2007年中国细分行业内企业能源生产率差异的均值和离散程度。平均来看,320个细分行业内各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的异质性也是巨大的。给定相同能源投入,位于行业能源生产率分布90%分位数的工业企业比位于10%分位数的企业工业产值多37.1倍(e3.64-1),增加值多41.1倍,而同时期美国类似细分行业的平均差距仅为8.7倍和11.6倍(Lyubich et al.,2018),在104个高能耗行业中上述差距分别为30.8倍和45.1倍。从四分位差看,类似的较大差距同样存在,给定相同的能源投入,中国位于行业能源生产率分布75%分位数的工业企业也比25%分位数的工业企业的能源利用效率高出大约5—6倍。此外,中国细分行业内能源生产率标准差的平均值为1.45,超过美国60%。由此可见,与美国相比,中国工业同行业内企业能源效率的异质性非常大,这与前述中国能源效率的宏观特征事实相符。虽然目前中国已有部分企业通过专利发明、技术革新、设备换代使得自身能源效率达到甚至高于国际先进水平,但同行业内企业之间能源效率差异巨大,大部分企业依然存在技术落后、设备陈旧、管理不善等问题,导致了严重的能源浪费。这就能够解释为什么在部分企业能源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同时,中国工业企业的能源效率整体上仍然显著落后于发达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