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基于免疫机制建立的动物模型》

《表2 基于免疫机制建立的动物模型》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抽动障碍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PBS: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Sc:皮下注射,subcutaneous injection;GABHS:A组β-溶血性链球菌,Group A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

A组链球菌(group A streptococcal,GAS)或其他感染等强有力的免疫原性触发因素是TD发病的高危因素,免疫机制可能介导TD行为异常的发展变化[19]。TD的免疫动物模型主要采用的是以下4种方法:1)外周或中枢注射细胞因子或其他免疫调节剂,改变与TS相关的神经元功能和行为;2)免疫接种可能诱导交叉反应产生自身抗体的微生物的免疫原性成分;这些自身抗体是针对TS相关神经环路,例如皮质-纹状-丘脑-皮质环路中的多巴胺能通路。3)将含有与神经元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的常驻细胞相结合的自身抗体的血清(使用来自受感染患者或直接接受抗原免疫的动物的血清),通过外周或中枢注入初生动物体内,从而破坏中枢神经系统的信号传导和行为。4)在小鼠品系或转基因中进行的研究,这些小鼠在接触特定环境刺激后会自发产生自身抗体或产生免疫异常[20]。TD免疫模型的构建方法众多,目前尚无公认的TD免疫模型,选取几种建模方式介绍如下(见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