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岩体矿化分布规律:麻地与汉儿庄岩体岩相学及含矿性对比分析》

《表1 岩体矿化分布规律:麻地与汉儿庄岩体岩相学及含矿性对比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麻地与汉儿庄岩体岩相学及含矿性对比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麻地岩体具黄铁矿化、铌钽矿化、锂矿化、铷矿化等,其中铷矿化最为发育,整个岩体铷含量均较高,含铷矿物主要为钾长石、锂云母和天河石,其中钾长石和锂云母为麻地岩体主要造岩矿物,前者含量25%~35%,后者含量1%~4%。从早期肉红色碱长花岗岩到晚期灰白色碱长花岗岩到最晚期的白色含天河石碱长花岗岩。其岩性具有规律性的变化,岩石颜色由红色→灰白色→白色;岩石结构由细粒等粒→细粒不等粒→细粒似斑;钠长石含量逐渐增加,粒度逐渐减小,在白色含天河石碱长花岗岩中,钠长石呈极细粒云雾状分布,微斜长石含量相应逐渐减少。云母种属由锂铁云母→铁锂云母→锂云母转变。岩石化学成分上主要碱金属氧化物呈现互为消长关系,Na2O渐增,K2O渐减。Li、Rb、Cs、Nb、Ta、F、Be含量渐增(见表1)。汉儿庄岩体具铌钽、铷矿化,其中以铌、钽矿化为主,主要产于灰白色碱长花岗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