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成功HBP/PHP患者术中与术后随访主要参数比较》

《表2 成功HBP/PHP患者术中与术后随访主要参数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永久希氏束起搏的临床研究》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HBP:希氏束起搏;PHP:希氏束旁起搏;RVSP:右心室间隔部起搏;N:未放置心室备用电极。

从表2可以看出,与RVSP相比,HBP/PHP存在感知偏低、阈值偏高,与文献[8,11]报道相似。原因是HBP/PHP感知到的大部分为心室远场电位,即使感知到希氏束电位,希氏束电位振幅也明显小于心室电位,阈值偏高可能与希氏束有绝缘组织包绕和导线置入处富含纤维组织有关。14例HBP/PHP术中测得的阈值(1.5±0.6)V、感知(2.7±0.7)mV,在(16±8)个月后,感知、阈值无明显变化。表明HBP/PHP与右心室其他部位起搏相比,稳定性可靠,也从侧面证明免去心室备用电极的可行性,这与Sharma等[10]报道文献相似,他们成功植入HBP/PHP 75例,未放置心室备用电极,随访2年,结果良好。本研究中2例患者(病例9和11),术中参数良好,未放置心室备用电极,分别随访16和14.5个月,参数及临床情况良好。当然,HBP/PHP时是否可以免去放置心室备用电极,仍然需要大规模临床数据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