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感染科陪护干预前后的洗手方法正确率比较》

《表2 感染科陪护干预前后的洗手方法正确率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提高感染科陪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探讨》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感染陪护的手卫生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其每天需护理4~10名患者,工作任务量较大,与患者接触频繁,且其和其他陪护、患者家属以及医护人员接触时间亦交长,均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和增加了无法预知的感染传播率。基于上述情况,本研究首先对陪护的手卫生情况以及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即询问陪护是否了解手卫生重要性、洗手分步等,再根据陪护承受的工作压力进行心理状态评估,待了解后再制定科学性和针对性的干预方案,通过创建合理的手卫生环境、完善洗手条件以及改善洗手设施及用物,并配备醒目的七步洗手法提示,促使陪护可以加强对手卫生注意事项的了解,并自觉落实手卫生规范。另外,采取多形式的宣教模式对陪护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即经由宣传单、现场讲解和示范等方式加深陪护对手卫生的印象。以往陪护手卫生管理局限于科室护理人员对手卫生进行细菌采样监测,但不及时公布结果,加之缺乏长期有效的监督反馈,导致手卫生执行情况欠佳。而本研究除了对陪护进行主动性的宣教引导外,还实施了监督与反馈机制,采取人性化的奖惩方法来减少陪护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其责任感。在表1中可以看出,陪护经干预后,其对手卫生的依从性相关指标明显提升,且影响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亦得到了有效减少,说明全面且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可以明确手卫生各个环节的控制重点,明显提升了陪护的自觉性。而在表2中发现,陪护干预后的洗手方法正确率从10%、50%提升至75%、90%。但实际上仍有个别陪护手卫生未规范,这可能是所实施的干预方法时间较短,亦提示我们应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将手卫生真正落实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