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中医和阿育吠陀医学共有代表性药用植物及其功效》

《表1 中医和阿育吠陀医学共有代表性药用植物及其功效》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阿育吠陀医学和中医中的药用植物》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2015版《中国药典》中有89.3%的药材为植物,阿育吠陀医学中使用的药材也多为植物。《阿育吠陀药典》中记载了540种药材,其中364种能在《中国药典》中找到,但其临床应用和具体来源不尽相同(见表1)。例如中国和印度应用乌头治疗同样的疾病,但植物来源却不同,分属同一属下的两种乌头,中国使用的乌头种类广泛种植、资源丰富,而印度使用的乌头种类资源匮乏,已经是濒危品种(见图1A-C)。如此以来,印度使用的乌头便能在中国找到廉价的替代品。同样,中国和印度也有采用不同药材治疗同种疾病的现象,如中医采用白豆蔻和草果健脾胃,而阿育吠陀医学采用青豆蔻和黑豆蔻治疗消化不良(图1D-E)。亦有采用同种药材治疗不同种疾病的现象,如中医认为姜黄的根能清除血瘀、补气、止痛,而阿育吠陀医学认为姜黄一身都是宝,根可以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风湿病、炎症、月经不调、感冒、咳嗽、皮肤过敏等,叶可以增强消化能力、减少胀气、杀菌。中医和阿育吠陀医学均采用天冬属植物(图1H-I)治疗疾病,阿育吠陀医学使用的是天冬属的天冬草,用于利尿、壮阳、催乳;中医使用的是天冬属的总序天冬,用于治疗咳嗽、泌尿系统疾病和乳腺增生[4]。由以上几个例子可以看出,中医和阿育吠陀医学若进行深入的沟通,不仅可以扩展现有药用植物的临床应用范围,还可以保护濒危的药用植物,实现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