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3 金水口地区二辉麻粒岩(样品11KL-120)锆石U-Pb测试结果》

《表3 金水口地区二辉麻粒岩(样品11KL-120)锆石U-Pb测试结果》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东昆仑金水口地区格林威尔期超高温麻粒岩》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对金水口地区二辉麻粒岩样品(11KL-120)总共选取26颗锆石进行U-Pb年龄测试,分析结果见表3。样品的锆石形态多呈浑圆状,阴极发光图像(图5)显示这些锆石内部结构不均匀,呈斑块状或杉树叶结构(图5a-c),并见有辉石和斜长石的包裹体,均为变质成因锆石。部分锆石具有窄的变质生长边(<10μm)(图5d),可能与早古生代变质叠加有关。测试锆石的U含量较高(475×10-6~1342×10-6),Th/U比值为0.01~0.36。所测定样品的207Pb/206Pb年龄值在900~1000Ma的有8个,约占锆石总数的32%。在U-Pb谐和年龄图解中,所有测点均在不一致线上,其上交点年龄为995±34Ma(上交点附件的5个测点207Pb/206Pb平均年龄为980±25Ma,MSWD=0.57),下交点年龄为417±30Ma(MSWD=0.59)(图6)。二者分别代表格林威尔期峰期变质年龄和泥盆纪叠加改造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