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经济货币化率(%)》

《表1 经济货币化率(%)》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中国金融改革的实践及其深化改革的方向》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资料来源于Wind资讯全球宏观数据库(世界银行统计数据)。部分国家的部分年份数据缺失,用“-”表示。

计划经济背景下,信贷资金按照国家计划指令分配,金融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比较有限。截止到1978年,中国经济货币化率仅为24.19%(见表1)。另外,根据Zhu(4)的测算,1952-1978年中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仅为2.97%,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低水平。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开始进行金融改革,逐步突破依靠计划和行政手段配置金融资源的计划模式,让市场开始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作用。这不仅促进了中国金融快速发展,使得金融相关比率不断提高,而且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我们根据Wind提供的相关数据计算发现,中国经济货币化率由1978年的24.19%上升到2018年的199.15%;信贷总量比率由1985年第四季度的68.20%上升到2019年第三季度的204.80%。与此同时,中国经济总量,也从1978年改革开放伊始的3679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990865亿元,由世界排名第十三位跃居并稳居世界第二位;按人均总量计算,1978年中国人均GDP是156.4美元,2019年中国人均GDP超过了1万美元。按照世界银行2018年的最新划分标准,中国已经从1978年的低收入穷国迈向了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可以看到,相较于计划经济时期,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金融和经济都有了更加长足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