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 对企业创值能力影响的分位数回归分析》

《表2 对企业创值能力影响的分位数回归分析》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国资参与度对企业创值能力的异质性影响分析》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注:***、**、*分别表示1%、5%和10%显著水平下显著。限于篇幅原因,本表仅展示了各假设关键变量的分析结果。

为了进一步检验国有资本参与度对企业创值能力影响的变动规律,本文以分位数回归模型为基础,采用重复抽样400次的方法,分别分析分位数取10%、25%、50%、75%、90%这5个值时的结果,同时将均值回归结果作为比较模型,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知,无论是在均值回归模型还是在分位数回归模型中,SOE都显著为正,SOE2都显著为负,表明国有资本参与度对企业创值能力存在“倒U型”的非线性影响规律,至此,假设1得以验证。同时,不同分位数水平下,SOE与SOE2的显著性水平存在差异。具体来说,分位数为10%、25%与50%时,SOE与SOE2更显著,表明“倒U型”规律在极端下尾、下尾与中位的位置更为突出。此外,本文发现,SOE系数值在各分位点均为正值,且随着分位数从低端到高端,系数整体呈现“倒N型”特征。SOE2同样整体呈现“倒U型”特征。不同变量对企业创值能力的影响也不同,如:企业规模(Size)对企业创值能力的回归系数始终为负,随着分位数由低尾向高尾变化,Size系数呈现逐渐递减趋势。表明在国有持股的企业中,企业规模对企业创值能力负相关,即企业规模越小,企业创值能力越高,这一结论与阮素梅等(2014)[6]和隋静等(2016)的发现相似,即存在“小公司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