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 42例病人医院与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相关因素比较》

《表1 42例病人医院与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相关因素比较》   提示:宽带有限、当前游客访问压缩模式
本系列图表出处文件名:随高清版一同展现
《艾滋病合并血流感染的临床特征和病原菌分布》


  1. 获取 高清版本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1. 下载图表忘记账户?点击这里登录

本研究共分离3株大肠埃希菌,发现1株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该菌株仅对碳青霉烯类药物及丁胺卡那霉素敏感。其他菌株对碳青霉烯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三四代头孢、氨曲南及喹诺酮类药物保持较高敏感性。2.5医院与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分析42例病人中,有12例病人为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CD4细胞均<50个/μL,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30例,17例患者CD4细胞均<50个/μL,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相比,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组年龄更大,且合并基础疾病更多;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病人6个月存活率显著低于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病人(P<0.05)(表1)。